林葳选秀,希望渺小仍需鼓励。
在2025年的中国篮球界,一场前所未有的留洋浪潮再次掀起波澜。21岁的林葳,以本土得分王的身份高调宣布参加NBA选秀,踏上了逐梦之旅。与此同时,早已被NBA球探多次考察、肩负着无数“全村人”期望的年轻中锋杨瀚森也即将踏上征程。这一被媒体称为“双星闪耀”的冒险,发生在公认的NBA选秀大年,使得整个2025年都显得格外令人期待。
然而,对于这两位球员的选择,人们的看法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这是破局之举,是对梦想的勇敢追求;也有人认为这是理想主义的试错,这场留洋潮能否真正扎根生长仍是个未知数。毕竟,在篮球的世界里,个人的选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从林葳的情况来看,他本赛季在CBA常规赛场均得分达到了惊人的21分,季后赛更是狂砍30.5分和11次助攻的惊人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在CBA内部令人动容,面对NBA的激烈竞争,他面临的挑战却是巨大的。身高仅1.88米的他打控球后卫缺乏组织能力,打得分后卫则显得身高不足,要想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NBA后卫线上抢占一席之地,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杨瀚森则面临着另一种挑战。作为技术全面的策应型中锋,他在CBA表现出色,拥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和强大的防守威慑力。然而,现代NBA对中锋的要求日益严苛,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技术,还需要在移动速度和空间属性上有所建树。杨瀚森的移动速度和三分球命中率成为他的致命伤,这也让他的前景变得充满变数。
尽管两人的前景充满变数,但广大球迷仍对他们充满期待和鼓励。首先,从精神层面来说,中国篮球正处在更新换代的焦虑期,急需新星的出现来点燃市场信心。林葳和杨瀚森的决心和勇气,为中国球员“走出去”树立了典范。其次,从技术层面来说,即使他们最终未能进入NBA,他们在海外特训中所获得的技术提升也将对国家队战力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更重要的是推动中国篮球的进一步改革与进步。经过多年的职业化改革,中国篮球的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而球员的收入水平却不断攀升。这使得许多球员在考虑是否到NBA打拼时,经济因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林葳和杨瀚森的选择虽然令人敬佩,但不能指望所有的希望之星都能主动奉献。因此,中国篮协若不能在制度上有所创建和改进,那么留洋之路仍将是一句空话而已。
最终,这两位球员的选择不仅是个人豪赌的结果,更是中国篮球精神面貌的缩影。他们的决定不仅仅是追逐自己的梦想,更是为了中国篮球的未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场留洋潮定将在机遇与挑战的夹缝中生长起来,为中国篮球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